未來50年能源系統格局將大變,江蘇江河順應時局,生態發展!
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。氣溫升高3℃,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,數億人口受到影響。要減少地球面臨的極端天氣、海平面上升等巨大災難威脅,新能源系統或成為有效途徑之一。
根據2015年12月發布的《巴黎協定》,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,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.5攝氏度以內。
10月18日,殼牌在西安發布的《“天空”遠景報告》稱,未來50年,最重要的能源系統趨勢是電氣化,到本世紀70年代,電力在全球終端使用能源中將占到50%。
2070年,全球需要出現一個截然不同的能源系統,能夠將現代能源帶向全世界,同時不會產生氣候遺留問題。在這個新的能源系統中,或許電氣化是最大亮點。殼牌認為,未來50年,最終能源的電氣化率將提高三倍以上,全球發電量達到當前水平的近五倍。
除電力生產水平大幅提高外,2070年的能源結構也將發生巨變,化石燃料將逐漸退出發電行業,開發清潔能源刻不容緩,到2070年,太陽能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一半以上,且還在不斷增長。此外,風電、潮汐發電、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,也將有一席之地。
就現有技術而言,太陽能風能無法根據電力負荷的需求進行生產和調節,相比之下,生物質發電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產業。
生物質發電與傳統火電相似,除了燃料屬性不同外,發電原理相同,生產方式及電能質量與火電沒有差別,所以生物質發電可以根據電力負荷的需求進行生產和調節,良好的并入現有電力網絡,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產業。
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質發電,可以顯而易見地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,可以結構性地緩解能源清潔和可持續的問題,其次農民得到了實惠,最終也能解決農林廢棄物焚燒的問題。
目前在生產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電力,也逐步淘汰舊的工藝,用新設備新工藝來做好環保與品質的共贏。未來江蘇江河機械的耐磨系列產品也將適用于新能源電廠。目前來說,主要已經配套使用于生物質能源電廠,支持環保,支持新能源,保護地球生態生生不息,也是我們企業應負擔的責任與使命。














